怀曾庭闻

有客吴江来,传君忽为僧。
不信温泉中,一朝结为冰。
十年骑蹇马,一气何绕腾!
马蹄踏白骨,月照光崚赠。
上书虽不报,谁谓君无能。
激昂遂出世,夫岂忧缴矰?
呜呼壮士肝,永夜为摧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怀曾庭闻”是一部清代汪楫创作的古诗词作品。该诗作不仅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情感,同时在艺术上也具有较高的成就。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诗人简介:汪楫,字子舟,号梅村,是清代中期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思想家。作为清朝的文人,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同时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他的诗作在形式与内容上都颇具匠心,能够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的气息相结合。
  1. 诗歌原文
  • 原文展示:“有客吴江来,传君忽为僧。不信温泉中,一朝结为冰。十年骑蹇马,一气何绕腾!马蹄踏白骨,月照光崚赠。上书虽不报,谁谓君无能。激昂遂出世,夫岂忧缴矰?呜呼壮士肝,永夜”。
  1. 创作背景
  • 历史环境:汪楫生活在清朝中期,这一时期的中国经历了多次政治变革,国家内部也充满了动荡。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都在探索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表达对现实不满及对未来的希望。
  • 个人经历:作为一个有深厚文化修养的文人,汪楫的个人经历同样丰富。他曾游历各地,接触了许多不同文化和思想的人,这使他的创作具有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深刻的思考。
  1. 诗歌赏析
  • 主题思想:此诗通过描述一个突然转变为僧人的人物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感受。诗中的转折和转变不仅是外在身份的变化,更是心灵状态的一种转变,反映出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独到见解。
  • 艺术特色:汪楫的诗歌在艺术上追求简洁而富有力度的语言表达,善于用词造句,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增强诗歌的深度和感染力。
  1. 社会影响
  • 读者反响:汪楫的诗作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他的诗歌不仅被文人士大夫所喜爱,也被普通读者所传颂。
  • 后世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汪楫的诗作不断被后人研究和引用。他在文学上的才华得到了后人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可。

汪楫的《怀曾庭闻》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和经历的诗歌,更是清代文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艺术创作之一。通过对这部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可以更深入地把握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及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心路历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