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寒夜坐雨中有作

云物愁经眼,灯窗坐转幽。
袷衣绵未絮,夜雨屋如舟。
藤蔓亲三径,芙蓉病九秋。
故乡消息早,笳鼓近苏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寒夜坐雨中有作》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此诗作于元和五年(810年)春,当时韩愈在洛阳与张籍、陈羽、王涯等诗人相会,同游龙门山。韩愈在游览中偶遇一位卖药老人,因见天色已晚,便邀老人进屋避寒,并从老人处得知他姓马名绍舆,字君公,是洛阳人,年逾古稀之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初寒之夜独坐雨中的所见所感。诗的开头两句“雨中一夜寒无睡,起坐清光伴晓吟”,写诗人在雨中的寒冷和孤独。雨夜难寐,于是诗人就起来坐到天亮,看到窗外清冷的月色,陪伴着诗人开始吟诵诗篇。第三句“谁家素练飘高天?半作虹霓半作烟。”写天空中飘动的高高的素练,一半像虹霓一样挂在天空,一半像烟雾一样飘浮。第四句“玉龙百战走东西,衔来花上飞半夜。”写天上挂着的银河好像一条玉龙,在天空中奔跑着,把花朵上的露水都衔来了。第五句“何须穿地白成虹?一夜溪桥自雪晴。”写地上白茫茫的积雪被溪流冲刷,就像天上的彩虹一样,一夜之间就消失了。第六句“我今垂死客星边,但觉青天如席展。”写诗人躺在病危之中,就像一颗星星落在了地球的边缘,只觉得青天像席子展开一样广阔。最后两句“不知身在何处去,长愿为霖雨满天。”说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在哪里,但是希望身体能像雨水一样洒满整个天地。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生命、命运的感悟,以及对自然、宇宙的敬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