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晤孙星衡社丈述赠

昔判长安袂,烽烟障蓟丘。
穷交惟我在,远道为君愁。
岂意三年别,同为万里游。
晤言如梦寐,于邑岂能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喜晤孙星衡社丈述赠》是清代诗人李霨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在探讨这首诗之前,需要先简要了解李霨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喜晤孙星衡社丈述赠》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面貌以及作者的个人情感。李霨作为一位历经三朝的朝廷重臣,其一生充满了丰富的政治经历和深刻的个人感悟,这些都深深影响着他的创作。

在诗歌原文中,“昔判长安袂,烽烟障蓟丘。”这两句描述了作者年轻时参与平定三藩叛乱的情景,表达了对国家安定的忧虑和责任感。“穷交惟我在,远道为君愁。”则描绘了作者与朋友相隔遥远,因战事和朋友离别而产生的愁绪。

“岂意三年别,同为万里游。”这句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分别后,尽管身处远方却依然心系彼此的深厚情谊。“晤言如梦寐,于邑岂能酬。”则进一步强调了相聚时刻的珍贵和分离时的无奈,表达了一种相见恨晚的遗憾情绪。

《喜晤孙星衡社丈述赠》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它还深刻地反映了清代的社会状况和历史背景。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了解,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貌,进而加深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认识和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