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判长安袂,烽烟障蓟丘。
穷交惟我在,远道为君愁。
岂意三年别,同为万里游。
晤言如梦寐,于邑岂能酬。

这首诗是诗人在与孙星衡的相遇后,述说自己的思念之情。

喜晤孙星衡社丈述赠:喜闻孙星衡(1604-1658),字仲文,号星衡,浙江仁和人,明末清初诗人、书法家。他与施闰章、张玉书齐名,为“三大家”之一。孙星衡工书法,擅画兰竹。其诗学杜诗,有《孙星衡诗集》。

昔判长安袂,烽烟障蓟丘:昔日我被贬至长安(今属陕西)时,战火已经笼罩了蓟州(今北京市)。

穷交惟我在,远道为君愁:我与朋友分别时只有彼此,远离家乡为对方感到忧愁。

岂意三年别,同为万里游:没想到我们分别已有三年,我们都是万里之遥的游子。

晤言如梦寐,于邑岂能酬:相见如同梦中一般,怎能对故乡做出回应?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相思之情。首句描绘了战乱时期的情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无奈。颔联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情厚意以及对于自己处境的无奈。颈联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于自己处境的忧虑。尾联则用“梦寐”和“酬”两个关键词,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深思念。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故乡的眷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