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余忠宪公墓作

终留碧血染城隈,历尽孤臣志不回。
忠孝一家成大节,风云百战仗雄才。
名传青史瞻祠宇,祭献黄花酹酒杯。
千载英灵怀故国,神旗夜雨带潮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余忠宪公墓作》是清代诗人李玉书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篇背景
  • 诗中提及的人物为清朝忠臣李忠简公,李忠简公因其忠诚与英勇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 李玉书作为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国家历史的反思。
  1. 诗歌内容
  • 首联“终留碧血染城隈”,描述了李忠简公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的情景,其鲜血染红了城池的边缘。
  • “历尽孤臣志不回”,反映了李忠简公忠诚坚定的精神特质,即使身处逆境也始终坚守初心。
  • “忠孝一家成大节,风云百战仗雄才”,强调了李忠简公忠诚与孝顺并重的个人品质,以及他在战争中展现出来的卓越才能。
  • “名传青史瞻祠宇”,意味着李忠简公的英名被后人铭记,他的事迹在历史上被记载和瞻仰。
  • 尾联“千载英灵怀故国,神旗夜雨带潮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李忠简公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其精神遗产的永恒传承。
  1. 艺术手法
  • 李玉书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如用“碧血染城隈”来描绘战斗的惨烈,用“风云百战”来形容李忠简公一生的军事生涯。
  • 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通过具体的事件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李忠简公的伟大形象和崇高精神。

《过余忠宪公墓作》不仅是对一位历史英雄的缅怀,也是对忠诚、勇敢的赞美,以及对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事迹的一种回顾和致敬。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义观念和历史责任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