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蛩啼近牖,沉沉渐觉,池添宫漏。
才卷桃笙,已道枕函冰透。
不奈天街旅橐,碎打得、秋心僝僽。
灯似豆。
空阶夜雨,愔愔来又。
回头五十三年,消几曲清歌,几壶醇酒。
白发红颜,事事总成孤负。
天际轻阴未散,早过了、斜阳时候。
归去否。
青山也如人瘦。
玉漏迟二首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漏迟二首 其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属于古琴曲,并非直接出自李慈铭之手。此诗描绘了深夜时分的场景,以玉漏(古代计时器)为引子,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夜晚的宁静与孤独。
《玉漏迟二首 其二》是一首描绘深夜景象的诗作。诗中“暗蛩啼近牖,沉沉渐觉,池添宫漏”等句,生动地刻画了夜深人静时的寂静氛围,以及时间的无声流逝。通过这种细腻的描写,诗人不仅展示了夜晚的美丽,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孤独和旅人的深深体味。诗中的“不奈天街旅橐,碎打得、秋心僝僽”一句,揭示了旅途中的辛劳和心灵的疲惫。在漫漫长路上,人们的心境往往如同被秋风摧残的落叶,难以找到栖息之所。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审美情趣。例如,“灯似豆。空阶夜雨,愔”一句,通过对比夜晚的灯火与雨滴声,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这种审美情趣不仅反映了作者的情感世界,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诗中的抒情成分较为明显,作者借夜晚的景象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感慨。如“佳人别矣,泪花风剪。瘦烛啼红,可有绮怀消遣”等句,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离别的痛苦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
《玉漏迟二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描绘深夜景象的诗歌,更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作品。它通过对夜晚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同时,这首诗也是研究唐代文学艺术的重要参考,对于理解唐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具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