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云二首 其二

宫墙斜抱处,盈盈一水,莲叶与天齐。
几家楼阁好,隐隐垂帘,偏映绿杨堤。
香车满路,怎凌波、怯到湖西。
烦唤取、红裙荡桨,窄舫就烟栖。
依稀。
笙歌小队,翠斝银灯,有鸳鸯能记。
谁为拭、盘心露点,铅泪都迷。
傍花莫怨汀洲冷,怕秋深难觅红衣。
拼醉卧,月明自占鸥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李慈铭的《渡江云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意境和情感的古典诗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此诗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背景:李慈铭在诗中通过对江南水乡景象的描述,抒发了自己对故土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的“宫墙斜抱处,盈盈一水,莲叶与天齐”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
  2. 诗歌意象:《渡江云二首 其二》中的意象丰富,如宫墙、水乡、莲叶等,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景。
  3. 诗歌风格:李慈铭的诗词风格独特,其作品常常以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这首诗也不例外。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感情,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4. 文化内涵:《渡江云二首 其二》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它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水乡的描绘,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历史影响: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它不仅是李慈铭个人创作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瑰宝之一。它的流传与研究,对于了解和研究清代文学以及江南水乡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渡江云二首 其二》作为李慈铭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之美的独到见解。这首诗通过其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