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五首 其一

绛蜡凝榴,香绵卷絮,满天梅雨初飘。
潞水盈盈,故人争趁归桡。
客中已自伤摇落,况河梁、抒袂魂消。
只相思、月堕空墙,酒醒荒郊。
山阴此日真如画,有林霏匝岸,水绿平桥。
扇影衣香,蘋风十里吹箫。
啼鹃歇后闻啼鴂,怎紧心、不溯江潮。
漫登临,夕照金台,冷落前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高阳台 其一》是清代文学家李慈铭的诗作,其原文如下:绛蜡凝榴,香绵卷絮,满天梅雨初飘。潞水盈盈,故人争趁归桡。客中已自伤摇落,况河梁、抒袂魂消。只相思、月堕空墙,酒醒荒郊。山阴此日真如画,有林霏匝,烟锁平桥。梦绕云鬟,香销玉暖雕翘。病怯朝眠凉云度,正马嘶、残雨荒芜。更销凝、莺老花稀,雁到书遥。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梅花盛开的春日里,思念远行的朋友和故乡的情感。下面将从诗歌背景、内容解析、艺术特色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 诗歌背景
  • 历史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李慈铭身处文人雅士云集的时代,他的诗词多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个人情感。
  • 作者生平:李慈铭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其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1. 内容解析
  • 意象与画面:诗中的“绛蜡凝榴”与“香绵卷絮”等意象,构建出一幅春天的景象,其中“满天梅雨初飘”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却又带有淡淡忧伤的氛围之中。
  • 情感表达:通过对梅花雨景的描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也抒发了自身因离愁别绪而感到的孤独与落寞,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
  1. 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高阳台 其一》运用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略带哀愁的艺术意境,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静美的江南春夜之中。
  • 语言风格:李慈铭的诗词语言优美,善于使用叠字和双声词,增强了诗句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整首诗显得更加生动和感人。

《高阳台 其一》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佳作,更是一首充满深情厚意的抒情诗。通过对梅花雨景的细腻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自然之中,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