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下有如月。
又当筵、倚衿吴语,暗香初接。
一样秋人缠绵意,分手俄成愁绝。
记隔夜、瑶笙吹彻。
花叶团圞屏录曲,更金尊、互劝歌回雪。
双袖底,酒痕热。
同看莺燕开帘出,蓦回头。
红菱照眼,玉枝先折。
犹有蛾眉留人住,为我明珠承睫。
只一霎、温存须惜。
典尽貂裘那作计,恐人间、容易芳华歇。
休更忆,北邻笛。
贺新郎二十首 其十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贺新郎二十首 其十一》是清朝诗人李慈铭的作品,该诗的原文为:“烛下有如月。”又当筵、倚衿吴语,暗香初接。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作者在特定的环境和情境下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李慈铭(1659—1745),字孝升,一字芝麓,号竹坡,安徽合肥人,清初文学家。他在明崇祯七年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龚鼎孳(1616—1673)与李慈铭并称为“江左三大家”,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以才华横溢著称,曾因弹劾权臣而获朝廷赏识。龚鼎孳生于紫芝盛开的庭院之中,其号“芝麓”亦由此得来。他于明朝任职期间,多次弹劾权臣,并在清军入京后迎降,历任官职。
《贺新郎二十首 其十一》不仅展现了李慈铭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更反映了清代初期文人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与探索。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可以进一步领略到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以及它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