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陈处士阳山

老卧天池岭,寒松骨共存。
人如陈仲子,诗是孟襄阳。
有女尸蘋藻,无儿受缥缃。
风流今已矣,忍更过书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怀陈处士阳山》是一首由李果所作的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主人公的隐居生活及其内心世界,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状态。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李果生活在唐代,具体生平不详,但从他的诗风来看,可以推测他可能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学造诣的诗人。
  • 创作风格:李果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能够深刻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这也是他作品的一大特色。
  1. 诗句原文与翻译
  • 诗句原文:老卧天池岭,寒松骨共存。人如陈仲子,诗是孟襄阳。有女尸蘋藻,无儿受缥缃。
  • 诗句翻译:我老卧在天池岭上,寒松的骨骼依然存在。我如同陈仲子一样淡泊名利,我的诗作却能像孟浩然一样清新自然。我的女儿已经去世,没有子孙继承家业,只剩下满院的花草。
  1. 诗歌赏析
  •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艺术手法:李果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如“寒松骨共存”暗示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女尸蘋藻”则反映了诗人生活的简朴和心灵的宁静。
  • 情感表达:诗中的“忍更过书堂”表达了诗人对知识传承的渴望,以及对后代的期望。这种情感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修养,也反映了他对社会责任的认识。

《怀陈处士阳山》不仅是李果对自身生活和情感世界的抒发,也是他对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追求和向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唐代文化和社会风貌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