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卧天池岭,寒松骨共存。
人如陈仲子,诗是孟襄阳。
有女尸蘋藻,无儿受缥缃。
风流今已矣,忍更过书堂。

《怀陈处士阳山》是一首由李果创作的古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陈处士的敬仰之情以及对风流已逝的伤感。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内容、译文以及相关注释:

诗句解读

  1. “老卧天池岭,寒松骨共存”:诗人以“老卧”形容自己年岁已高,而“天池岭”则是他隐居的地方。这里“寒松骨共存”描绘了一幅寒风中松树依旧挺拔的画面,象征着诗人坚贞不屈的品质。
  2. “人如陈仲子,诗是孟襄阳”:这里的“陈仲子”指的是古代的高士陈仲子,而“孟襄阳”则是指唐代诗人孟浩然。通过这样的引用,诗人表达了对陈处士高尚品德的钦佩以及对孟浩然诗歌才华的赞赏。
  3. “有女尸蘋藻,无儿受缥缃”:“女尸”和“缥缃”分别指代女子和书籍。这句诗意味着诗人没有后代继承他的文化事业,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教育事业的重视。
  4. “风流今已矣,忍更过书堂”:这里的“风流”可能指的是诗人个人的风采或才学。诗人用“今已矣”表达了对逝去的风流岁月的感慨,而“忍更过书堂”则反映了他对继续学习、传承文化的坚持和决心。

《怀陈处士阳山》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它还蕴含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与赏析,可以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世界及其在文化史上的地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