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喜还疑梦,灯前认未真。
流离二十载,惨淡一孤身。
思子心如割,伤亲泪满巾。
春秋虚祭扫,风木恨难伸。

【注释】

①从弟:即堂兄弟。

②至二首:指《送从弟南游》。

③灯前认未真:在昏暗的灯光下,辨认不清。

④流离:漂泊流浪。

⑤春秋:这里泛指年华。

⑥风木:这里指父母亲。

⑦难伸:无法舒展。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失妻丧子之后,思念妻子和儿子时作的。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亡妻和儿子的深切怀念之情。

起句“失喜还疑梦,灯前认未真。”写诗人失妻丧子,心情悲苦万分,恍如做了一场恶梦,恍惚间,他似乎又看到了妻子和孩子的身影。然而,当他走近,仔细地辨认时,又发现这一切不过是幻觉而已。这一联写出了诗人因悲伤过度,而陷入迷惘之中的精神状态,同时也暗示出他对亡妻和儿子的深情与怀念。

颔联“流离二十载,惨淡一孤身。”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失去亲人后的生活状态。二十年来,诗人四处漂泊,形影相吊,生活艰辛,孤独无助,这一句既反映了诗人生活的艰难困苦,也揭示了他内心的痛苦和绝望。

颈联“思子心如割,伤亲泪满巾。”则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亡妻和儿子的思念之深。诗人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痛,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刀割一般。同时,由于思念亲人之情太过强烈,以至于泪水已经湿透了他的衣巾。这两句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使人感受到诗人对亡妻和儿子的深深怀念之情。

尾联“春秋虚祭扫,风木恨难伸。”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死无常、世事变幻的感叹。他感慨于春秋更替,岁月流逝,却无法弥补自己对亡妻和儿子的无尽思念之情。同时,他也深感人生无常,自己无法挣脱命运的束缚,只能徒增一份对亡妻和儿子的深深思念和无尽遗憾。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通过细腻的描写,成功地传达出了诗人对亡妻和儿子的深切怀念之情,感人至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