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诸生勿矜词藻;凡诗书当看事功。
阳明书院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阳明书院联》是清朝时期由李彦章创作的对联。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一对联:
创作背景:《阳明书院联》的创作年代属于清代,作者李彦章,字兰卿,号榕园居士,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他是一位进士出身,曾任山东盐运使等职。在那个时代,书院是文人墨客交流学问、传播思想的场所。因此,李彦章创作对联以赞颂其所在地的书院,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作品原文:
- 学文堂联:“文能换骨余无法;学到寻源自不疑。”
- 修禊亭联:“聊开禊席临流水;又与风光作主人。”
- 诗屿联:“楼台四望烟云合;草木一溪文字香。”
- 竹所联:“别开小径连松路;忽有朱栏出竹间。”
作者简介:
李彦章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还是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被后世广泛收藏。李彦章的作品多以对联形式出现,展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及艺术才能。对联赏析:
- 李彦章的对联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含哲理。如“文能换骨余无法”,意指通过学习可以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但真正的学问并非仅凭记忆就能掌握,需要深入探究。
- “聊开禊席临流水;又与风光作主人”则描绘了一幅人在自然中游赏、与美景为伴的惬意画面,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
- 创作理念:
李彦章的创作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氛围,也体现了他对儒家思想的认同。通过对联的形式表达了他对于个人修养和知识探索的重视,以及在追求学问道路上的坚持与自信。
《阳明书院联》作为清代的重要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展示了李彦章卓越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造诣。通过对这些对联的学习和欣赏,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也能体会到作者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