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上槐根出骨皮,九衢车马尚交驰。
人生美睡真难得,错过钟鸣漏尽时。
阅邸报有感(甲辰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阅邸报有感(甲辰年)》是明代黄居中的一首七言律诗。在这首诗中,黄居中表达了对时局的深切忧虑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诗的第一句“征兵索赋罢何时,西蜀东韩事可危。”就透露出诗人对时事的深刻思考。这里的“征兵”和“索赋”可能指的是战争或政治斗争中的征募行为,而“西蜀东韩”则可能指代特定的地域或政权。黄居中通过这些描述,传达了一种对国家动荡不安、战事不断的政治环境的忧虑情绪。这种忧虑不仅体现在对战争的描述上,还扩展到了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注。
第二句“戈戟舌端谋国少,军麾纸上出关迟。”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这里用“戈戟舌端”比喻国家的决策层,而“军麾纸上出关迟”则描绘了军事决策的迟缓和无效。这种表达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政治清明和军事行动高效性的强烈期盼。
第三句“天威未取鲸鲵戮,庙算犹同燕雀嬉。”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悲观态度。这里的“天威”可能指的是天命或者皇帝的权威,而“鲸鲵戮”则是杀灭敌人的意思,“庙算犹同燕雀嬉”则意味着国家的战略决策仍然像燕子那样轻浮不严肃。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缺乏决断力和执行力的失望。
最后两句“战守茫茫纷聚讼,狐臣纬恤泪空垂。”则从更深层次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悲哀。这里的“狐臣纬恤”可能指的是奸臣或小人,而“泪空垂”则表达了对这些奸臣的愤慨和对国家前途的悲观。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黄居中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和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阅邸报有感(甲辰年)》不仅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感慨的诗歌,也是明代文学中具有重要价值的代表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心声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