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向高阳访酒徒,经过邺下问黄须。
相逢意气从牛饮,要遣功名到狗屠。
废苑呼鹰花未落,繁台射雁草先枯。
沼吴霸越寻常事,已办扁舟向五湖。
怀古(癸卯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陶渊明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是一首充满田园诗意和人生哲理的诗作,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对世俗的超然。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具体内容、背景、艺术特色以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诗歌原文:
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
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
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已缅。
鸟哢欢新节,泠风送余善。
寒草被荒蹊,地为罕人远。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
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诗歌背景: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创作于晋宋之际(403年),此时陶渊明39岁,经历了官场的起伏后选择了回归田园的生活。他目睹了当时政治的腐败,尤其是看到同僚桓玄野心勃勃,企图篡位,深感自己济世的志向难以实现,从而萌生了归隐的念头。诗歌主题: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通过“怀古言志”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人通过对田野劳作的欢乐进行描绘,反映了“忧道不忧贫”的志向难以实现的心境,同时决心效仿前贤,表现了对归耕田园的喜悦。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田园生活融为一体,通过描绘田间劳动的快乐来反衬内心的苦闷。
- 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 语言优美:使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词语,如“南亩”、“荒蹊”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田园气息和生活情趣。
- 历史地位与影响: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不仅展现了陶渊明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体现了晋宋之际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风貌。其影响力深远,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研究,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瑰宝之一。
陶渊明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幅反映晋宋时期社会状况和文人心态的画卷。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对官场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深刻思考。这首诗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使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