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邺侯传

衣白山人现宰官,每参帷幄系危安。
但清河朔风尘易,欲扫宫庭枳棘难。
战伐有功身屡退,副储无恙魄犹寒。
平生漫托神仙术,绝胜华阳早挂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书邺侯传》是清代诗人李寅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和感慨。这首诗通过对邺侯(即李泌)一生事迹的描述,展示了其作为唐代名相的政治才能和个人品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与现实的看法及个人情感。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分析:

  1. 诗歌原文
    衣白山人现宰官,每参帷幄系危安。但清河朔风尘易,欲扫宫庭枳棘难。战伐有功身屡退,副储无恙魄犹寒。平生漫托神仙术,绝胜华阳早挂冠。

  2. 作者简介
    李寅,字露祯,号东崖,江苏吴江人,康熙三十六年岁贡生。他工诗文,尤邃于《易》。李寅隐居教授,卒年七十一,门人私谥文孝先生,有《易说要旨》、《学庸要旨》、《淇园集》。李寅的创作涵盖了多种体裁,包括七言律诗、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他的作品中既有描写自然风光的五言绝句,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七言律诗,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广泛的知识面。

  3. 诗作内容解析

  • 政治智慧与隐逸生活:《书邺侯传》中,李寅通过描绘邺侯李泌的政治生涯,表达了对他智慧和政治才能的赞赏。诗句中的“每参帷幄系危安”显示了邺侯在关键时刻为国分忧的能力。然而,李寅也表达了对邺侯选择隐居生活的惋惜,因为邺侯未能完全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 个人成就与社会评价:诗中“战伐有功身屡退,副储无恙魄犹寒”反映了邺侯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多次却因政治原因而多次退位的历史事实。这种反复无常的生活让邺侯感到疲惫,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性和权力斗争的残酷性。
  • 个人追求与价值观:诗的最后一句“平生漫托神仙术,绝胜华阳早挂冠”则揭示了邺侯内心深处的追求——超越世俗功名,追求精神的自由与超脱。这种追求反映了李寅本人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认识。
  1. 诗歌主题探讨
  • 历史的反思:《书邺侯传》不仅是对邺侯个人的颂扬,更是对整个历史时期的反思。通过李寅的笔触,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的变迁和历史人物的命运如何受到时代大背景的影响。
  • 文人的生活态度:诗中反映出李寅对于文人生活的态度——既欣赏其才华,又感慨其无奈。这反映了作者对于文人身份和责任的理解,也表达了对文人命运的同情和关注。
  • 个人修养与理想:李寅通过邺侯的形象传达了他对个人修养和理想的追求。他认为真正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世俗的成功,还在于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脱。这种观念与当时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李寅本人的人生哲学。

《书邺侯传》不仅仅是一首描绘历史人物的诗歌,它更是一种对历史、人生和社会的深刻反思。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李寅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同时也反映了李寅本人的思想和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