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于人事远,僻性日深沉。
岂敢厌时宠?其如乖众心。
澹中成独赏,尘外或知音。
重感相期意,尊前《劝止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自于人事远,僻性日深沉。
岂敢厌时宠?其如乖众心。
澹中成独赏,尘外或知音。
重感相期意,尊前《劝止吟》。
《答客《劝止吟》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诗。该诗作于大历四年(769),时杜甫在夔州。这首诗以问答形式,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劝戒和规劝之情。全诗语言平白如话,却含蓄蕴藉地表达出诗人对朋友的关切和劝诫。
下面是这首古诗的原文:
昔年意气尽,晚节才力屈。
猛虎饥依羊,群狐笑呼牧。
闻道故山梅,已过一千叶。
还须问支公,净扫苔花雪。
白话译文为:
当年意气风发的时候,晚年才气尽失,只能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就像凶猛的老虎饥饿时依赖羊来充饥,一群狡猾的狐狸笑嘻嘻地看着牧羊人来驱赶他们。听说故园中的梅花已经过了一千年,现在盛开的梅花已经不足一尺高了。你还要再去问那位隐居山林的高僧支公,请他清扫掉那些被苔藓覆盖的梅花花瓣上的雪花,让梅花重新焕发出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