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海南寺,松杉荫绿苔。
小堂曾乞住,荒径独寻来。
僧殁鹤犹在,客稀花自开。
临风伫遥念,欲去重徘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昔日海南寺,松杉荫绿苔。
小堂曾乞住,荒径独寻来。
僧殁鹤犹在,客稀花自开。
临风伫遥念,欲去重徘徊。
《海南寺感旧》是清代诗人李宪噩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昔日海南寺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自然风光以及与僧人和游人之间的互动。
从历史背景来看,海南寺位于现今中国某个地方,曾是文人墨客常来之地。李宪噩作为当时的文人,对于海南寺有着深刻的记忆和情感,因此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感慨。
从诗歌内容上来看,《海南寺感旧》中“昔日海南寺,松杉荫绿苔”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海南寺的宁静与古老。接着“小堂曾乞住,荒径独寻来”,描绘了作者在此小堂求得一宿的经历,以及在荒废的小径上独自漫步的情景。这些诗句不仅展示了海南寺的自然风貌,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从文学价值上看,《海南寺感旧》的语言朴实无华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活动的刻画,传达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观。诗中使用了一些典型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拟人化、比喻等,使得整首诗歌既具有画面感也富有哲理意味。
《海南寺感旧》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载体。它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古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留恋,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