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王蜀子

不谓能相赏,得君于众稀。
片言意初合,前日识犹非。
每约入山宿,新同观海归。
来朝隔林谷,室望白云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别王蜀子》是清代诗人李宪噩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李宪噩,字怀民,号十桐,高密人,是清代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创作丰富多样,其中《赠别王蜀子》便是其中的佳作。
  1. 诗歌原文
    不谓能相赏,得君于众稀。片言意初合,前日识犹非。
    每约入山宿,新同观海归。来朝隔林谷,室望白云飞。

  2. 主题分析

  • 《赠别王蜀子》这首诗以送别的情境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和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离别之际的深深不舍和祝福之情。
  • 诗中运用了“不谓”、“得君”、“初合”等词语,生动地描绘出了诗人与友人相见时的惊喜和愉悦,同时也暗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 “每约入山宿,新同观海归”两句,反映了两人曾经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如山间住宿、海边观海等。这些经历成为了他们友谊的象征,也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来朝隔林谷,室望白云飞”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期盼,以及对自己与友人分别后的思念。这种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使得这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李宪噩在《赠别王蜀子》中所展现的不仅仅是对一位友人的深情厚谊,更是一种对友情和人性深刻的理解和表达。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思考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的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