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谓能相赏,得君于众稀。
片言意初合,前日识犹非。
每约入山宿,新同观海归。
来朝隔林谷,室望白云飞。
【注释】
不谓:没有料到。得君于众稀:得到您在众人之中特别难得。片言:一两句话。初合:刚刚合适,刚刚相合。前日识犹非:前些天认识的你,仍然不是真的我。每约入山宿:曾经相约一同到山林里住宿。新同观海归:一起游览海边,归来后在一起。来朝隔林谷,室望白云飞:早晨离开时,隔着树林、山谷,望着白云飘飞。
【译文】
没有想到能得到你的欣赏,能在众多人中与你相见。
我们初次见面的话很投机,但认识你之前,你还是一个真正的我。
曾经约定过一起到山里住宿,这次一同游览大海回来。
明天早晨离开时,隔着树林、山谷,望着白云飘飞。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当时王建为成都尹,是蜀中的名将,诗中所赠之“子”,指的就是王建。诗人与王建的友谊很深,王建也对王建十分器重。王建曾多次到成都去拜访诗人,二人经常一起游赏园林,饮酒作乐,诗酒唱和。这首诗就是写他们之间的友情的。
首联“不谓能相赏,得君于众稀”两句写相识之难及相知之易。说“不谓”,即没有料到。“能相赏”即有相互赏识的意思。“得君于众稀”即在众人当中得到如此知己实属不易。这两句从侧面写王建在众人之中显得与众不同而引起诗人的注意和赞赏。
颔联“片言意初合,前日识犹非”写两人相识之快。“片言”一句,说明诗人与王建第一次见面,彼此谈得很投机。“前日识犹非”句,说明诗人与王建相识以前,还是一个真实的我,而王建则是一个假我。“片言”、“初合”、“犹非”,都突出表明了两人的相识之快,而且一见如故,情投意合。
颈联“每约入山宿,新同观海归”写二人相约同行的情景。“每约”两句,说明他们曾相约一同到山林里住宿,一起游览大海回来。“新同观海归”,即指诗人与王建一同游览大海并返回成都。这里既点出他们相约出游,又写出了此次出游的共同特点。
尾联“来朝隔林谷,室望白云飞”写诗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来朝”两句,说明诗人将要离开成都,早晨离开时,隔着树林、山谷,望着白云飘飞。“隔林谷”即隔着树林和山谷。“室望”两句,即站在自己的居室里望着天空中飘浮的白云。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离别时的心情,又写出了他留恋成都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