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迟竟何事,客意坐相违。
独宿惊风雨,来朝又不归。
残镫欺病眼,湿气薄秋衣。
遥念东园树,应多落叶飞。
诗句释义:
- “栖迟竟何事,客意坐相违。”
- “栖迟”通常指停留、居住。在这里,诗人可能在描述他/她因为某些原因(可能是天气或身体状况)未能继续留在那里,选择离开了。
- “竟何事”表示结果出乎意料,可能意味着诗人对为何离开感到困惑或不满。
- “客意”是指客人的情绪或态度,”坐相违”说明由于某种原因(可能是天气),客人的情绪和态度发生了变化。
- “独宿惊风雨,来朝又不归。”
- “独宿”表示诗人独自一人住在某个地方,可能是在旅途中。
- “惊风雨”形容夜晚突然被风雨声惊醒,这可能反映了环境的恶劣,如暴风雨等。
- “来朝”指的是第二天,”又不归”表明尽管经历了风雨,但诗人仍然决定不返回。
- “残灯欺病眼,湿气薄秋衣。”
- “残灯”可能指的是夜晚剩余的灯火,暗示时间已晚。
- “欺”在这里可能表示影响或干扰。
- “病眼”表明诗人因疾病而视力不佳,难以看清周围事物。
- “湿气”可能表示衣服上的水汽,或者是潮湿的环境,增加了身体的不适。
- “遥念东园树,应多落叶飞。”
- “遥念”表示远距离思念。
- “东园树”可能是指诗人居住地附近的树木,也可能是一种象征。
- “落叶飞”描绘了秋季的景象,强调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
译文:
栖迟竟何事,客意坐相违。
独宿惊风雨,来朝又不归。
残灯欺病眼,湿气薄秋衣。
遥念东园树,应多落叶飞。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通过描绘诗人独自居住时的情景和感受,反映出他/她的孤独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第一句表达了诗人因无法继续停留而产生的疑惑和不满。第二句则直接展示了诗人因为天气原因选择离去。第三句描述了夜晚因风暴而惊醒的场景,第四句则是对诗人因病眼而看不清周围事物的描写,第五和第六两句则分别表达了衣物湿透和秋天落叶纷飞的景象,这些都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氛围和主题。最后一句通过回忆东边的树来呼应前面的自然变化,表达了对季节更替的感伤。整体上,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