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尽门前树,先生空忍饥。
只应到死日,始是不贫时。
古性原无怨,高情独有诗。
即今三日雪,坚卧又谁知?

子乔自县中来言,书田单先生贫状,至食木叶,并邀各赋一首为赠

食尽门前树,先生空忍饥。

祗应到死日,始是不贫时。

注释:

  1. “子乔”指李宪噩的友人。他自县城来访,并向李宪噩传达了田单先生的贫困状况,甚至到了连树叶都吃光的地步。
  2. “书田单先生贫状,至食木叶”描述了一种极其贫困的生活状态,甚至连树木的叶子都吃不上。
  3. “先生空忍饥”表达了对田单先生处境的同情和理解。尽管生活如此艰难,但他依然忍耐着饥饿。
  4. “祗应到死日,始是不贫时”意味着只有在生命的尽头,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富足。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田单先生在贫困中的坚韧和乐观。诗人以“食尽门前树,先生空忍饥”开篇,直接点明了田单先生生活的艰辛,门前的树都被吃光了,但他仍然忍饥挨饿。这种对比强烈地突出了田单先生的生活困境,也反映了诗人对田单先生的深刻同情和理解。接着,“只应到死日,始是不贫时”则是一种哲理性的表达,暗示只有在生命的尽头,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真谛。这也是一种对人生的态度,即使面临困境,也要有勇气去面对,去体验生活的丰富和多彩。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作,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田单先生的同情和理解,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