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声 暮春感赋

眉影控帘钉。
花补苔痕。
满身香雾嫩寒侵。
怨入杜鹃声里血,独自愁吟。
玉笛咽离情。
草长红心。
月钩空钓美人魂。
怜尔为花犹薄命,何况侬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卖花声·暮春感赋》是清代诗人李佩金创作的一首古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生命的独特感悟。下面将对其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李佩金,字兰雪,号青莲居士,清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色为主,风格清新脱俗,深受人们喜爱。
  2. 诗词原文
    眉影控帘钉。花补苔痕。满身香雾嫩寒侵。怨入杜鹃声里血,独自愁吟。玉笛咽离情。草长红心。月钩空钓美人魂。怜尔为花犹薄命,何况侬今。
  3. 诗句赏析
  • 眉影控帘钉:这句诗描绘了女子的眉毛如墨色般浓密,仿佛可以控制帘子的形状。
  • 花补苔痕:形容花朵在微风中摇曳,与周围的苔藓相映成趣。
  • 满身香雾嫩寒侵:描述春天的气息弥漫全身,让人感受到初春的寒冷与湿润。
  • 怨入杜鹃声里血,独自愁吟:表达了诗人在春天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孤独。
  • 玉笛咽离情:用玉笛的声音表达离别之情,增添了一种悠扬的哀愁。
  • 草长红心:描述了草木茂盛生长的情景,同时也隐喻着生命的勃发与希望。
  • 月钩空钓美人魂:使用月亮作为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怀念。
  • 怜尔为花犹薄命,何况侬今:诗人同情花朵的命运如此坎坷,更感叹自己的身世凄凉。
  1. 艺术特色
  • 语言优美:李佩金的诗歌语言优美,善于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情感描绘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 意境深远: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自然美景,还通过抒发诗人的情感,展示了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1. 文化意义
  • 自然与人的统一: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色和生物,李佩金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强调了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珍惜生命的美好。
  • 情感的抒发与共鸣:这首诗不仅是作者个人情感的抒发,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和心灵上的触动。它让人们思考生命的真谛和自然的价值。
  1. 创作背景
  • 《卖花声·暮春感赋》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或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诗人可能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命的变化,因此写下了这首充满情感的诗篇。
  1. 后世影响
  • 《卖花声·暮春感赋》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它的创作不仅展示了李佩金的诗歌才华和审美情趣,也为后世的文人学者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李佩金的《卖花声·暮春感赋》以其优美的文字、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首诗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力量,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意义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