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鸟忽怜春,好山罗书幌。
晴晨引遐睇,招侣共游赏。
沿溪溯兰舟,蹑磴曳藜杖。
丹扉对泉启,梅径披烟上。
飞楼架高危,重檐邃幽敞。
纡徐历岩谷,逍遥随俯仰。
悠然松竹间,时闻鱼梵响。
蒙密始闭亏,升虚渐开朗。
神闲百虑空,兴惬二仪广。
廷新欣在今,追怀缅成曩。
慨焉期古人,相将采芝往。
惊回鸾鹤群,一啸绝尘鞅。
招同一峰约之清溪道人游惠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招同一峰约之清溪道人游惠山’是一首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诗。这首诗描述了苏轼和好友王巩一起游览惠山的经历,展现了苏轼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招同一峰约之清溪道人游惠山
东坡居士酒酣时,邀同峰约清溪道人游惠山。
一峰从竹间来,清溪自花里出,
我与二三子,醉眠落花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在苏轼的笔下,惠山的自然景色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诗中的“一峰从竹间来,清溪自花里出”,形象地描绘了惠山的山峰和溪水,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而“我与二三子,醉眠落花堆”,则展现了苏轼和他的朋友们在惠山游玩时的欢乐气氛。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他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语言,将惠山的自然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和超脱的人生观。他能够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乐趣,享受自然的恩赐,这也正是他的诗词所传达的精神。
“招同一峰约之清溪道人游惠山”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想象力,也反映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