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理古琴,抱膝夜深听。
万籁一时寂,群峰无数青。
苍然松际月,相照在空亭。
会有知音者,无烦感独醒。
听嵇霁峰弹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听嵇霁峰弹琴》是清代李雍来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音乐与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
《听嵇霁峰弹琴》通过李雍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夜晚听音乐的静谧画面,诗中的“佳人理古琴”不仅指一个女性在深夜里弹琴,也暗示了音乐本身能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特质。而“抱膝夜深听”则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孤独与期待,以及对外界干扰的抗拒。
《听嵇霁峰弹琴》中还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山水意象,“万籁一时寂,群峰无数青”便是这种意象的具体展现,它描绘了大自然在琴音的笼罩下变得宁静而神秘,仿佛周围的山峦都在琴声中得到了净化与升华。同时,“苍然松际月,相照在空亭”进一步增添了诗歌的层次感,月光下的松树显得更加幽静而高洁,而这座空亭则为这一场景提供了完美的背景。
《听嵇霁峰弹琴》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它还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理解。诗中的“会有知音者,无烦感独醒”透露出诗人对于知音难觅的感慨以及对自我清醒的认知。这种对音乐与人生的哲思,使得这首简单的小诗具有了更广泛的文化价值和哲学意义。
《听嵇霁峰弹琴》作为李雍来的代表之作,不仅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成就,其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和深邃的艺术境界也为后来的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