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初将军

同大佛一日而生,清供香花,蜕骨西湖梅影瘦;
辱儒将卅年相识,旧游文酒,伤心南海荔支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长乐初将军”是一副对联,而非文学作品。这副对联由李寿蓉创作,其内容和形式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独特地位,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中国历史的深刻理解。下面将详细介绍《长乐初将军》:

  1. 作者简介
  • 李寿蓉,字均裳,号篁仙,生于道光五年(1825年)十月初一日,祖居长沙河西杉木桥(今望城区白洲街道),乃一方书香世家。年少时受表兄丁叙忠影响,与二兄锡蕃一道入读长沙城南书院,师从陈本钦先生门下,攻八股文。
  • 他的作品包括《榆图读史草》《天影盒诗存》及《外集》各若干卷,体现了他的博学多才和文学成就。
  1. 对联原文 :《长乐初将军》是李寿蓉创作的一副对联。辱儒将卅年相识,旧游文酒,伤心南海荔支斑。此对联不仅展现了他对历史人物的深切记忆,而且通过使用“南海荔支斑”这一典故,巧妙地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荔枝产地与文人墨客的历史情感结合起来。

  2. 历史背景

  • 李长乐(1837~1889)字汉春,江苏盱眙人,清朝淮军名将,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官至湖北提督、湖南提督、直隶提督,卒谥勤勇。
  • 作为清朝末期的重要历史人物,李长乐的军事生涯和英勇事迹为后世所传颂。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和对国家的忠诚,使他成为了一个备受尊敬的历史人物。

《长乐初将军》不仅是一幅对联,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表达。通过对李寿蓉生平的了解和对《长乐初将军》的鉴赏,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位晚清时期的杰出军事将领及其对国家的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