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华阁晚眺

轻飙起长林,疏钟应岩谷。
一径度修篁,高阁散远目。
江平帆去迟,树暗云归速。
春江淡容与,寒花正芬馥。
物情爱和煦,人意耽幽独。
悠然酌山泉,夕阳下乔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贯华阁晚眺”是清代诗人岑霁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1. 作品背景:岑霁,字樾亭,长洲人,他的《贯华阁晚眺》创作于清代。诗作中流露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2. 诗歌内容:诗中的“轻飙起长林,疏钟应岩谷”描绘了一幅山风轻拂、钟声悠扬的自然画卷;“一径度修篁,高阁散远目”则展现了诗人在高阁上远望,欣赏修竹小径的宁静美景。
  3. 艺术特色:岑霁在《贯华阁晚眺》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一径度修篁,高阁散远目”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画面,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闲适和超脱。同时,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邃的哲学思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社会责任感。
  4. 文化意义:在传统文化中,晚眺常常与文人墨客的隐逸生活联系在一起。岑霁的此作不仅展示了他个人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审美追求和内心世界的探索。通过对自然的观察,诗人试图寻找心灵上的平静与超然,从而在繁忙的生活中寻得一份心灵的安宁。

《贯华阁晚眺》不仅是岑霁的代表作,更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块瑰宝。通过这首作品,可以窥见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对自然和文化的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