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涧上先生故居

先民隐迹付寒烟,策杖相过一怆然。
谷鸟飞鸣竹林外,山花开落草堂前。
凿坏而遁名难晦,采蕨为粮世共贤。
一曲山泉上沙出,何人溉灌种瓜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寻涧上先生故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文人隐逸生活的古诗。下面对这首作品进行详细的介绍:

  1. 作品背景:《寻涧上先生故居》是清代诗人岑霁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对于先民隐居生活的回忆以及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悟。这首诗的创作时间虽无明确记载,但从其内容来看,诗人可能在游历或访友过程中偶遇此地,并有感而发。

  2. 诗句解析:诗中的“先民隐迹付寒烟,策杖相过一怆然”表达了诗人见到故居时的心情,仿佛看到那些曾经隐居于此的先民如今已化为一缕轻烟,难以追寻。接下来的“谷鸟飞鸣竹林外,山花开落草堂前”则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山林景象,展现了自然的美。

  3. 文化价值:《寻涧上先生故居》不仅是一首描写山水田园风光的诗歌,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对古村落的描述,诗人传达了对先民隐逸生活方式的尊重和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这种文化价值使得该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后人研究和赏析的对象。

《寻涧上先生故居》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读者,更以其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影响了后世。通过了解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文化故事,人们能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