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弼臣联

肝胆独能倾,忆当年铁马金戈,相依患难;
膏肓终莫救,叹此地白头黄口,未有归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张弼臣联》是清代诗人宋泽元的作品,体现了深厚的忧国忧民情怀。以下将从对联原文、作者背景、诗词赏析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1. 原文内容
  • 肝胆独能倾: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张弼臣的深情怀念与对其英勇无畏品质的赞美。
  • 忆当年铁马金戈:回忆了昔日战场上英勇奋战的情景,展现了一幅战士冲锋陷阵的画面。
  • 相依患难:强调了在困难时刻相互扶持、共同面对挑战的深厚情谊。
  • 膏肓终莫救:表达了对于疾病或困境无法治愈的无奈与悲哀,暗示着某种不可逆转的命运。
  • 叹此地白头黄口:指那些因战争而成为孤儿的老人和孩童,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苦难。
  • 未有归期:描绘了战争带来的长期不确定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1. 作者介绍
  • 宋泽元:作为清代的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
  • 生平经历:据资料显示,宋泽元可能曾在战争中服役或生活,因此他的作品往往蕴含了战争的痛苦和对和平的向往。
  1. 诗歌鉴赏
  • 形式与结构:该诗为一副对联,形式上对称和谐,语言简练有力,情感真挚深沉。
  • 情感表达: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感受,展现了作者对过去英雄人物的敬仰以及对战争后果的深刻思考。
  • 艺术特色:运用了对比和排比等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挽张弼臣联》不仅是一首反映战争残酷和个人哀愁的文学作品,也是对历史的一种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的体现。通过阅读这样的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复杂性以及个人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