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过灵岩元墓看梅 其六

吾家山畔望,林壑倍幽闲。
春雪忽为海,香风又一湾。
夕阳花绰约,归路鸟绵蛮。
不浅登临兴,谁当共往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过灵岩元墓看梅同吴志上心壁道人儿至六首·其六》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以及作者对梅花的赞美的诗作。下面是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1. 作者介绍
  • 宋荦,字山言,晚号方庵,河南商丘人。他是康熙四十二年的进士,曾担任编修职位,并曾主贵州乡试,提督浙江学政。此外,宋荦还曾主持编纂《明史》和《清通鉴》。他的文学造诣颇深,对古代诗词有着深入的研究。
  1. 诗作原文
    小艇吹花去,远岫度晴岚。野店经行好,精庐取次探。提携双蜡屐,谢客未应惭。

  2. 诗意赏析

  • 诗中的“小艇吹花去”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小船轻快地在水面上飘荡,而船边的花瓣随风飘散,如同被春风拂过,充满了诗意与动感。
  • “远岫度晴岚”则通过“岫”字的使用,形象地描绘了远处山峰的形状,同时“晴岚”一词也传达了天气晴朗、空气清新的感觉。
  • “野店经行好”中的“野店”,指的是路边的小客栈,诗人在此停留并欣赏周围的美景,表现出一种闲适和愉悦的心情。
  • “精庐取次探”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他愿意在任何地方停留,探索自然的美丽。
  1. 作品背景
  • 这首诗作完成于清代康熙年间,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春日过灵岩元墓看梅同吴志上心壁道人儿至六首·其六》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韵味的作品。它让人们能够感受到古人的生活情趣,同时也启发现代人去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