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 忆故园作

朝来沽酒典春衣。
梅子雨初肥。
杜鹃言语,枝头教诲,道不如归。
十年踪迹沙鸥是,负却旧渔矶。
邻翁相候,山间茅屋,松下柴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眼儿媚·忆故园作》是一首充满深情的词,由清代诗人宋琬创作。这首词通过描绘故乡的景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下面将进行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宋琬(1614~1674),字玉叔,号荔裳,是清初著名的诗人,被并称为“南施北宋”之一。
  • 他在顺治四年进士出身,后来历任户部主事、永平兵仆道等职,其诗歌风格接近杜甫和韩愈,与施闰章齐名。
  1. 诗词原文
    朝来沽酒典春衣。梅子雨初肥。杜鹃言语,枝头教诲,道不如归。
    十年踪迹沙鸥是,负却旧渔矶。邻翁相候,山间茅屋,松下柴扉。

  2. 诗词解析

  • 意境与情感:《眼儿媚·忆故园作》通过细腻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宁静而温馨的田园画面,同时透露出深深的乡愁和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 意象与象征:梅花雨、杜鹃声、沙鸥、渔矶等自然景象,都富有深厚的象征意义,它们不仅仅是实景描写,更是诗人情感的象征与寄托。
  • 语言风格与特点:全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故园的深深眷恋。

《眼儿媚·忆故园作》不仅是宋琬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古代诗词艺术宝库中的瑰宝。通过欣赏这首词,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感受到他们对于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