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壑迷青霭,松杉隐白毫。
客来秋已尽,坐久月初高。
天外群峰小,云端板屋牢。
明朝临绝顶,筋力未辞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洞壑迷青霭,松杉隐白毫。
客来秋已尽,坐久月初高。
天外群峰小,云端板屋牢。
明朝临绝顶,筋力未辞劳。
《宿鸡山寺其一》是清代诗人宋琬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洞壑迷青霭,松杉隐白毫。
客来秋已尽,坐久月初高。
天外群峰小,云端板屋牢。
明朝临绝顶,筋力未辞劳。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夜晚游览鸡足山寺时所见景象和感受。首联“洞壑迷青霭,松杉隐白毫”描写了山中的景致,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一片神秘的世界之中。颔联“客来秋已尽,坐久月初高”则表达了诗人与客人共赏月色、畅谈的情景。颈联“天外群峰小,云端板屋牢”进一步展现了鸡足山的壮丽景色,其中“板屋”一词用来形容建筑的古朴与坚固。尾联“明朝临绝顶,筋力未辞劳”则是说诗人决心攀登至山顶,虽然身体疲惫,但意志不屈。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表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