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壑迷青霭,松杉隐白毫。
客来秋已尽,坐久月初高。
天外群峰小,云端板屋牢。
明朝临绝顶,筋力未辞劳。
注释:
- 青霭:青色的云雾。
- 松杉隐白毫:松树和杉树掩映着白色的毛发,形象地描绘出山林中的景色。
- 秋已尽:秋天已经过去了。
- 坐久月初高:坐下来时间太久了,月亮也升得很高了。
- 群峰小:远处的山峰很小。
- 云外板屋牢:云端的房子坚固稳定,比喻隐居的生活很宁静。
- 筋力未辞劳:虽然劳累,但是精神不疲惫。
赏析:
《宿鸡山寺》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鸡山寺住宿时所看到的美景和内心感受。首联“洞壑迷青霭,松杉隐白毫”,通过描绘山中的洞穴、青雾、松林和白毛的形象,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颔联“客来秋已尽,坐久月初高”则表达了客人的到来使得秋天的景色变得不再那么凄凉,而长时间的坐在这里欣赏着月亮的变化,也让人感到一种宁静与满足。颈联“天外群峰小,云端板屋牢”,通过对比远方山峰和云端的房子,进一步突出了鸡山寺周围环境的宁静与美丽。尾联“明朝临绝顶,筋力未辞劳”则表达了作者决心攀登到山顶的决心和勇气,即使身体感到疲劳,但仍然坚持不懈。整首诗通过对鸡山寺周边景色的描绘和对自身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态度的积极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