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愁多,新亭恨系,难禁凄泪如麻。
听隔江商女,犹唱庭花。
还访乌衣巷陌,春似梦、梦影堪嗟。
殷勤问、当年燕子,飞向谁家。
天涯。
空怜沦落,回首处、依依淡月笼沙。
照迷离碎影,几点寒鸦。
望极垂杨流水,桃叶渡、雨密风斜。
知多少、行人过时,伤尽繁华。
凤凰台 金陵怀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凤凰台·金陵怀古》赏析
吴湖帆的《凤凰台·金陵怀古》,一首蕴含着深重历史情感和时代变迁的词作,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通过阅读这首诗,可以深入感受到诗人对故乡、历史的深沉怀念和无尽感慨。
《凤凰台·金陵怀古》是吴湖帆于1927年所作,诗中不仅表达了他对于金陵(今南京)深厚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历史背景。全诗以“故国愁多,新亭恨系,难禁凄泪如麻”开篇,勾勒出一幅金陵昔日繁华景象与今日凄凉对比的画面。诗中提及的“商女”、“庭花”、“乌衣巷陌”等意象,都透露出作者对于过去辉煌岁月的回忆和对现状的无奈。
“还访乌衣巷陌,春似梦、梦影堪嗟”更是将个人的情感投射到历史记忆中,通过对往昔燕子南飞的描绘,抒发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过往时光的无限追忆。这种情感的流露,不仅展示了吴湖帆作为艺术家对美的捕捉,更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诗中的“天涯空怜沦落,回首处、依依淡月笼沙”,以及“桃叶渡、雨密风斜”等句,都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江南水乡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古老的土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韵味与风情。而“知多少、行人过时,伤尽繁华”则揭示了历史的无常与人性的脆弱,引人深思。
从艺术表现手法来看,吴湖帆巧妙地利用了对比、想象等修辞手段,使得整首词既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又不失深刻的思想内涵。他的这首作品不仅是对个人经历和情感的真实记录,也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传承和发展。
《凤凰台·金陵怀古》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更是一曲历史的悲歌,一首时代的挽歌,一次心灵的旅行。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沉的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通过这样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感悟人生,体会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