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访虞山

过江云气仍宗鲁,截郭山峦犹姓虞。
风教至今分阙里,草莱从此辟勾吴。
坡摇夏木青连市,雨洗平畴绿满湖。
七派分明琴水在,弦歌得似武城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访虞山》是吴研因在清朝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以其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展现了虞山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以下是对诗中主要内容的分析:

  1. 作者与创作背景
  • 诗人介绍:《初访虞山》的作者是吴研因,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其写作背景不详,但可以推断是在清朝时期。吴研因此时正值其文学创作的鼎盛时期,他通过这首作品向读者展示了他对自然美景和文化历史的深刻理解。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过江云气仍宗鲁,截郭山峦犹姓虞。风教至今分阙里,草莱从此辟勾吴。坡摇夏木青连市,雨洗平畴绿满湖。七派分明琴水在,弦歌得似武城无。
  • 翻译与注释:这首诗的翻译需要对每个字词的含义有一定的了解。其中“风教”指的是文化教化,“阙里”通常指代古代鲁国的都城,“勾吴”指的是春秋时期吴国的领地。整首诗通过对虞山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