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题卿怜小影

两世秋娘,碧城旧曲传钞遍。
画师曾见。
依约春风面。
十斛珠抛,去燕梁泥恋。
韶光倦。
梦阑美眷。
眼冷浮花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点绛唇·题卿怜小影》是一首清末近现代初的作品,由诗人吴昌绶创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相关内容:

  1. 作者背景:吴昌绶是清末近现代初的著名诗人,其作品在当时和后来的文学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他的创作不仅限于这首《点绛唇·题卿怜小影》,还有多首脍炙人口的诗作。
  2. 原文及注释:《点绛唇·题卿怜小影》的原文如下所示:两世秋娘,碧城旧曲传钞遍。画师曾见。依约春风面。十斛珠抛,去燕梁泥恋。韶光倦。梦阑美眷。眼冷浮花眩。
    此诗通过描绘一个女子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受。
  3. 艺术手法与主题:在艺术手法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通过对过去的回忆与现实的感慨,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4. 文化意义与价值:作为一首古代诗歌,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5. 鉴赏分析: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人生短暂的感叹。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传统美学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赞赏。

《点绛唇·题卿怜小影》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份承载着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艺术珍品。它不仅值得人们细细品味,更应该被更多地研究和传承,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