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楼春·师湘篴意代拟淞滨寄答之作

萦秋心流黄。
对旧时月色,人倚楼旁。
记赋将离京国,朅来江乡。
衣袂黦,裙腰长。
共遥天、星娥魂凉。
想眼底停辛,肌边熨恨,小影来荆娘。
回枕沾,欹屏湘。
累莺枝妾梦,锦字郎狂。
赢得茶烟飘漾,药瓯斟量。
纫楚蕙,搴淇桑。
送雁绳、行云疑亡。
羡玳瑁双栖,新雏昼梁文褓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楼春·师湘篴意代拟淞滨寄答之作》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宋代词人姜夔。这首诗表达了词人在苏州与朋友的离别之情,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一、诗词原文

寿楼春·师湘篴意代拟淞滨寄答之
**吴头楚尾,一棹人非旧日。烟水程何许?斜阳冉冉春无极。目送征鸿飞尽北,欲寄音书无雁足。画舫空蒙,暮山重迭,暗香浮动。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长亭路,渐觉伤离索寞。谁念西风吹世换,萧瑟江城多暮寒,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二、诗词解析

  1. 吴头楚尾:这句描绘了地理位置的广阔,既有吴地的繁华,又有楚地的宁静。

  2. 一棹人非旧日:这里的“一棹”是指船,暗示着离别的情景。“人非旧日”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化。

  3. 斜阳冉冉春无极:夕阳缓缓落下,春天的气息无穷无尽。这里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4. 目送征鸿飞尽北:通过观察大雁南飞,表达了词人的不舍和对朋友的思念。

  5. 欲寄音书无雁足:想要寄出书信,却因为没有足够的信使(雁)而无法传递。这反映了词人与朋友之间的距离感和沟通的难度。

  6. 画舫空蒙,暮山重迭,暗香浮动: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留恋。

  7.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通过描写细雨和微风,传达了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和满足。

  8. 阴阴夏木长亭路,渐觉伤离索寞:在夏日的树林中走过长长的长亭小路,逐渐感受到了离别的痛苦和孤独。

  9. 谁念西风吹世换,萧瑟江城多暮寒:感叹时光如流水般逝去,世界在不断变化之中显得更加萧瑟和寒冷。

  10.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酒醒之后,不知道该向何处去,只能选择在杨柳岸边迎接清晨的微风和残月。这表达了词人对未知未来的迷茫和对现实的无奈。

三、艺术特色

  1. 意境深远:整首诗歌构建了一个美丽的江南水乡场景,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2. 情感细腻:通过细腻的情感描述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及其对友人的深情怀念。
  3. 语言优美:诗歌采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优美流畅,富有音乐性。

《寿楼春·师湘篴意代拟淞滨寄答之》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之苦的诗歌,更是一曲充满情感和美感的江南风情画。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其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思想,还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