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有雄文,述阡后永叔一千年无此作; 母之大德,表里与天门十六峰同其高。
《挽侯昌铭母联》是清末诗人吴恭亨创作的一副楹联。
这副楹联不仅体现了吴恭亨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其对母亲深沉的爱和尊敬。在欣赏这副楹联时,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文采和才华,还能够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精神。
【注】 1. 阡:坟墓。 2. 永叔:王安石,字介甫。(见宋史·王安石传) 3. 天门:山名。在江西铅山县。 4. 表里:外与内。 5. 十六峰:指天门山的十六座山峰。 【赏析】 王安石变法失败后被贬官,其母王氏一直鼓励他坚持改革。此诗是王安石贬官途中写给王氏的。 第一句说“儿有雄文”,即儿子写了很多很有气势的文章。“述”即“作”,“述阡后”指王安石的散文《读(葬花吟)》等作品
【解析】 ①“雄”“述”是关键词,意思是:儿子有文采,写出了父亲的伟大; ②“后永叔一千年无此作”是关键词,意思是:父亲的伟大,后人无法比拟。 ③“母之大德”与“天门十六峰”是关键词,意思是:母亲的伟大,与天门山一样高大。 【答案】 ①译文:儿媳有才华,写下了父亲的伟大;母亲的大德和天门山一样高。 ②注释:雄:才能出众、文采飞扬。 阡:田间小路。永叔:即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