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江滥觞,至八百洞庭合流始为大; 社会进化,赖二三豪隽讲学开其先。
《题澧社联》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澧州(今湖南澧县)与南京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如下:
澧水东流去不还, 江亭风月旧时看。 故山隔水知何处? 梦落江南第一湾。
注释:澧江的源头是洞庭湖,到八百里洞庭湖与湘江汇合时才成为大江。社会进化,靠二三豪隽讲学开其先。 赏析:这首诗的意思是:澧江的源头是洞庭湖,到八百里洞庭湖与湘江汇合时才成为大江。社会进步,靠二、三豪俊讲学开其先。诗人通过澧江和洞庭湖的自然地理现象来比喻社会进步,认为社会进步需要像澧江和洞庭湖一样,要有源远流长的积累,要有不断学习和创新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有学识、有才能的人的尊重和敬仰
【释义】 澧水流域的文人,在这块地方开始兴起; 对学术进行考察研究,结社可以自由选择。 【赏析】 此诗是作者应湖南澧州知府陈文德之请而作的。陈文德曾向朝廷奏请“设学”,得到批准。陈文德还曾向皇帝请求允许在澧州设立学校,但未获允许。所以,这首诗实际上是作者对于澧州设学的肯定和支持。 首句“发皇人文,于澧托始”,意思是说,澧州这个地方是发皇人文、开始的地方。这里的“发皇”指的是发扬光大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