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挽雷以动妾联

承筐上堂,姑能仁之,抱衾当夕,大妇又能仁之,论死者生平,请与删乐府妾薄命一曲;
佛偈易箦,情所伤也,俸钱营斋,贫家尤所伤也,综良人哀感,最怕读唐贤遣悲怀三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代挽雷以动妾联》是一副由吴恭亨创作的楹联,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与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以下是对该楹联的相关介绍:

  1. 作品原文:执巾栉侍百里侯,为妾非薄命,事人不终乃其薄命;匿膏肓痛二竖子,招魂已断肠,归骨无日尤所断肠。

  2. 作者背景:吴恭亨,近现代诗人,字号未详,生于清末。他的创作生涯跨越了晚清至民国时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和楹联。他的诗作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而著称,在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3. 文学价值:作为一首楹联,《代挽雷以动妾联》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同时也展现了其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游刃有余的能力。该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深刻感慨,以及对人性中善与恶、美与丑复杂交织的独到见解。

  4. 社会意义:通过这首楹联,吴恭亨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心态变化。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他的作品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激发人们对生活、对人性更深层次的探索和理解。

吴恭亨的《代挽雷以动妾联》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面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百态的镜子。通过对这副楹联的阅读和鉴赏,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理念和人文精神,同时也能从中汲取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精神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