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臂一呼,帝制告终,演革命未曾有创局;
败兵四溃,手枪自拟,痛男儿没奈何收场。
挽李达武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李达武联》是清末诗人吴恭亨创作的一副七言律诗,它通过对历史人物李达武的追忆和赞颂,表达了对英勇烈士的怀念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挽李达武联》:
创作背景:吴恭亨在创作这副楹联的时候,正值清朝末年,国家动荡不安,民不聊生,革命风起云涌。在这股大潮中,李达武这位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成为了人们缅怀和赞颂的对象。吴恭亨通过这副楹联,不仅展现了自己的文学才华,更是寄托了他对那个时代英雄们的敬仰以及对和平稳定生活的向往。
作品内容:吴恭亨在楹联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同起尺籍伍符”意味着众人齐心协力,共同为国家的成功而努力;“竟从银涛白马”则形容人们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的精神,不畏艰难。这两句不仅描述了李达武的英勇事迹,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
艺术特色:这副楹联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传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英雄的敬仰。同时,它也启示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应该团结一心,奋勇向前。此外,楹联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副楹联生动形象,富有诗意。这不仅体现了吴恭亨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展示了他精湛的文学造诣。
《代挽李达武联》不仅仅是一副简单的楹联,它是吴恭亨对历史人物的赞颂,是对英勇无畏精神的赞美,更是对和平时代的向往。这副楹联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