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贺婚联

夫夫妇妇今日;子子孙孙他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代贺婚联》是清末著名文学家吴恭亨创作的一副楹联,寓意深远,体现了对联艺术的精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副楹联:

  1. 作者介绍
  • 吴恭亨:字悔晦,号岩村。湖南慈利人,清末诸生。师事阎正衡,受古文法。南社社员。能诗、古文,工联语。梁启超称其诗“理想风格,皆绝流俗”。
  1. 楹联内容
  • 夫夫妇妇今日:表达了夫妻之间今朝的恩爱与和谐。
  • 子子孙孙他年:则预示着后代子孙未来的美好愿景。
  1. 文化背景
  • 古代传说“和合”:楹联中“和合”象征着美满的婚姻生活,源自古代传说中的有爱神面带微笑,手持荷花,一手持圆盒的形象,寓示着“和合团圆”。《诗·周南·关雎》中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表达的是男女双方相亲相爱的美好愿景。
  1. 艺术价值
  • 对仗工整:楹联在形式上严谨对仗,语言精炼,体现了中文对联艺术的独特魅力。
  • 寓意深刻:通过对联的形式,传达了对婚姻幸福、家庭和睦的美好祝愿。
  1. 历史意义
  • 清末社会风貌:通过这副楹联可以窥见清末社会的风貌,反映出文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 文化传播:作为清代文学家的佳作,它在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代贺婚联》不仅仅是一副普通的对联,而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还展现了作者卓越的文学才能和深邃的文化见识。对于爱好文学和历史的读者来说,这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