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轩次朗上人韵

澄滓动精色,开轩万象分。
光无回避处,眼自覆藏君。
霞缕萦经轴,烟丝减篆文。
个中无膡语,题目是先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启明轩次朗上人韵》是宋代诗人释德洪的一首五言律诗,其内容主要描绘了开轩后所见的万象分明,以及光色与视觉之间的微妙关系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示了自然景物的丰富变化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中的“澄滓动精色,开轩万象分”形象地表现了打开窗户后,外界景象变得清晰可见的情景。诗人利用“澄滓动精色”这一形象,传达出光线穿透尘埃,使原本混沌不清的世界变得清晰明朗的感觉。而“开轩万象分”则表达了随着视线的开阔,万物开始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如同在一片广阔的天地中,每一件事物都得以展现。

诗中的“光无回避处,眼自覆藏君”进一步强调了光的无所遁形和视觉的自主性。这里的“光无回避处”可能是指阳光或光线无法避开物体表面,直接照射到人身上。而“眼自覆藏君”则表达了一种视觉上的自我保护机制,即当光线足够明亮时,人的眼部会自动遮挡,避免强光对眼睛造成伤害。这种描述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也反映了古人对于光线和视觉关系的深刻理解。

诗中的“霞缕萦经轴,烟丝减篆文”则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这里的“霞缕”和“烟丝”分别象征着天空中的彩云和地面上的烟雾。而“萦经轴”和“减篆文”则暗示着这些自然元素被诗人以艺术的形式捕捉并赋予新的意义。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高度敏感和创造力,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尊重和传承。

《启明轩次朗上人韵》作为释德洪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众多读者,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一扇深入了解宋代诗歌创作和文化背景的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深入体会到宋代文人如何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