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滓动精色,开轩万象分。
光无回避处,眼自覆藏君。
霞缕萦经轴,烟丝减篆文。
个中无膡语,题目是先闻。

【注释】

启明轩:即启明亭,唐代僧人鉴真和尚的居所。

澄滓:澄清水底的渣滓,这里指水面。

万象:佛教语,指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

光无回避处,眼自覆藏君:佛家语,指佛性本无善恶,但因众生分别心强,故将佛性视为善或恶。这里说佛性无处不在,无所避讳,眼睛自然地将之遮盖。

霞缕:云彩。

烟丝:烟雾缭绕。

膡(huán)语:佛教语,指烦恼、忧虑等心理活动。

题目是先闻:佛教语,指在修行中要先了解佛法,才能进入正定境界。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画面上描绘了启明亭畔的景致,诗人以“启明轩次朗上人韵”为题作画。

首句“澄滓动精色”,点明了画面的主题——澄净的池水。接着写诗人推开窗户,看到外面的世界,一切都清晰可见。这里的“开轩”与“澄滓动精色”相互映衬,表现出诗人对外界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第二句“开轩万象分”,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视野。诗人看到了万物,看到了世界的一切,这一切都在他的眼前展现。这里的“万象”与“开轩万象分”相互呼应,表达了诗人对世界的热爱与欣赏。

第三句“光无回避处”与第四句“眼自覆藏君”相呼应。这里的“光无回避处”与前两句形成了一个对比,表现了诗人对于世界的热爱与欣赏。而“眼自覆藏君”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世界的热爱与欣赏。

最后一句“个中无膡语,题目是先闻”,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这里的“个中无膡语”与前面的诗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于世界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而“题目是先闻”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世界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

这首诗通过对启明亭畔的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界的热爱与欣赏之情。同时,诗人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