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似简缘公,法身有比并。
不似简缘公,法身有少剩。
平生赤吉历,两眼光迥迥。
舍得大士打门椎,掣肘归去叫不应。
开个铺席在街头,有药只解医禅病。
我们来逐一解读这首诗。
注释:
- 简缘居士赞:这是诗的标题,意指对一位名叫“简缘居士”的人的赞誉。
- 言似简缘公:这里的简缘公指的是一位以言简意赅著称的人物。
- 法身有比并:法身即佛法的真身,这里用“比并”来表示与简缘公相比,显得更为圆满或卓越。
- 不似简缘公:与前面形成对比,暗示此人的佛性或法身并不如简缘公那样完美。
- 平生赤吉历:形容一个人一生的经历或命运非常吉利。
- 两眼光迥迥:形容眼神明亮、深邃。
- 舍得大士打门椎:描述一个人愿意为大乘佛法舍弃世俗利益(如钱财)的情景。
- 掣肘归去叫不应:形容在修行过程中,由于执着和烦恼,有时无法回归正道,只能呼唤但得不到回应。
- 开个铺席在街头:比喻某人在世间广施善行,如同开一家店铺在街头一样。
- 有药只解医禅病:比喻虽然有治疗禅病的药物(指烦恼),但可能因为贪着世间的名利等而难以真正治愈内心的疾病。
接下来是译文:
赞叹简缘居士之高僧,
其言如简却能显深意。
与简缘公相比,他法身更胜一筹,
非同一般,法身少有缺漏。
生平经历皆吉祥如意,
两眼如炬,光彩照人。
甘愿舍离世俗利益,
为大乘佛法,毅然决然。
常被众生呼唤,却无应声回响,
修行中遇到难题,常感到困惑和挣扎。
他在街头开设道场,广施恩泽,
看似简单,实为深奥。
虽知世间有良药可治禅病,
然而往往因贪恋世间名利而迷失方向。
赏析:
此诗通过赞美简缘居士的行为和修行,表达了作者对佛法和修行的深刻理解和敬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描绘手法,如将佛法的精深比作简缘公的法身,将修行中的困难比作掣肘等,使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意境。此外,诗中还体现了佛教对于解脱生死、达到涅槃的理想追求,以及修行者在面对诱惑和困扰时所表现出的坚定和执着。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诗意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也展现了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