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若不解,即是断空。
解若不空,即是法执。
是故居士,独号解空。
窠臼不立,凡圣岂存。
是谁宗旨,临济仍云。

【诗句释义】

  1. 解空居士赞:这是一首赞美“解空”居士的诗歌。
  2. 空若不解,即是断空:如果对“空”(即虚无、无为)的理解是片面的,那么这种理解就是对“空”的错误认识,导致对“空”的误解或忽视,最终陷入“断空”的境地,即完全否定“空”的存在。
  3. 解若不空,即是法执:如果对“解”(即解脱、觉悟)的理解是不全面的,那么这种理解就是对“解”的错误认识,将“解”视为一种固定的模式或教条,从而陷入“法执”的境地,即过分强调某种形式或方法,而忽视真正的“解”的本质。
  4. 是故居士,独号解空:因此,这位居士之所以被赞誉为“解空”,是因为他对“空”、“解”的理解达到了全面和正确的境界,能够真正地领悟到“空”的真谛以及“解”的意义。
  5. 窠臼不立,凡圣岂存:如果不打破那些固定的教条或模式,那么所谓的“凡圣”就难以存在。在这里,“窠臼”指的是那些束缚思想的旧观念或旧框架,“凡圣”则是指普通人和圣人。只有通过超越这些旧观念和方法,才能真正实现真正的自由与智慧。
  6. 是谁宗旨,临济仍云:谁是其宗旨?即“临济禅师仍然说”。这句话表达了对于临济禅师思想的评价,认为临济禅师的思想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译文
空若不解,即是断空。
解若不空,即是法执。
是故居士,独号解空。
窠臼不立,凡圣岂存。
是谁宗旨,临济仍云。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解空居士”的赞誉,表达了对于真理、智慧和解脱的追求。诗中指出,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空”和“解”,就会陷入错误的认识和教条中,从而导致对“空”和“解”的误解。同时,诗中也赞扬了那位被赞誉为“解空”的居士,他能够超越旧有的教条和方法,真正地领悟到“空”的真谛以及“解”的意义。此外,诗中还提到了“临济禅师”,暗示了这位居士可能受到了临济禅师的思想影响。整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对于真理、智慧和解脱的渴望,以及对旧有教条和方法的挑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