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贤馆联

叶公好龙,真龙必出;
伯乐相马,凡马皆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招贤馆联”是清代诗人吴大澄创作的对联,上联为“叶公好龙,真龙必出;伯乐相马,凡马皆空”,下联为“王维已恨亲皆远,谁怜友复稀”,整体表达了对于人才的渴望和珍视。以下将从多个方面介绍文学作品:’招贤馆联’:

  1. 作者简介:吴大澄(1792-1864),字清卿,号坡坪,晚号定庵,清朝著名的学者、政治家和诗人。他在清朝中后期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在湖南巡抚任内,他通过建立招贤馆来吸引天下英才,并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

  2. 文学创作背景:吴大澄在湖南巡抚任上时,为了招纳天下贤才,特建招贤馆以待士子。他自题馆联“叶公好龙,真龙必出;伯乐相马,凡马皆空”,旨在激励人们追求真正的学问和才能。此联一出,广受赞誉,体现了其高洁的情操和对人才的尊重。

  3. 文学艺术特色:吴大澄的这副对联语言简练而深刻,富有哲理。上联“叶公好龙,真龙必出”比喻那些只喜欢外表华而不实之物的人,最终会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事物。下联“伯乐相马,凡马皆空”则指出只有具备识人眼光和慧眼的人,才能真正识别和利用人才。整副对联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识和见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人才的重视和期待。

  4. 文学影响:吴大澄的这副对联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为后来的文人墨客提供了借鉴和启示。许多学者和文人在其著作中提到这副对联,用以表达对人才的珍视和对知识的追求。

‘招贤馆联’不仅是一首诗词作品,更是一首富含哲理和深意的对联。通过对它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以及如何对待和发掘人才的重要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