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好龙,真龙必出;
伯乐相马,凡马皆空。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1)
叶公好龙:春秋时期,楚国贵族沈诸梁非常喜欢龙,他甚至梦见自己化身为一条龙。后来人们把“叶公好龙”作为爱虚荣的典故。叶公好龙:比喻自称喜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正喜欢,甚至畏惧、讨厌。真龙:指真正的人才。必出:一定出现。叶公虽然喜欢龙,但是真正的龙是不会出现在他的身边的,所以此处是说,真正的人才不会在虚伪的面前显现。
(2)
伯乐相马:战国末期赵国人伯乐,善于发现和鉴别马,被后世誉为“千里马”的伯乐;《韩非子·说林上》载,秦穆公时,有匹马流落于歧路,伯乐经过,看到此马日行千里,遂称奇并购买下来。后来这匹马果然救了秦穆公的性命。后以“伯乐相马”比喻能识别人才的人。凡马皆空:比喻没有真才实学或品德不端的人。
(3)
这首诗是一首寓言诗,借叶公好龙和伯乐相马的故事,告诫后人要重视选拔人才。诗人运用对比手法,通过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讽刺那些只识表象而不识实质、只看重表面现象而忽略内在素质、只重虚名而不重实才的人。全诗构思巧妙、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答案】
示例一
招贤馆联
叶公好龙,真龙必出
伯乐相马,凡马皆空
注释:①叶公:春秋时期楚国大臣沈诸梁。②叶公喜欢龙,但真正的龙是不会出现在他的身边的
。③“真龙”指真正的人才。④“凡马皆空”比喻没有真才实学或品德不端的人。
赏析:《招贤馆联》以叶公好龙、伯乐相马的故事为题材,寓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诗人运用对比手法
,通过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讽刺那些只识表象而不识实质、只看重表面现象而忽略内在素质、只重虚名而不
重实才的人。全诗构思巧妙、寓意深刻,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