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淩水县

野径如遗索,萦纡到县门。
犁人趁牛日,蜑户聚鱼村。
篱落春潮退,桑麻晓瘴昏。
题诗惊万里,折意一消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淩水县》是北宋诗人释德洪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被流放至天涯海角的崖州,此地尽是黎人、蜑户,语言不通生活又苦。出门尽是羊肠小径,寸步难行,早晚瘴气浸人,容易生病。题此诗惊讶距离中原万里,意志被折磨消魂丧魄。

从内容上来看,《过陵水县》这首诗通过对当地自然景色和人文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家乡、身处异乡的无奈与辛酸。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当地的风土人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同时,诗歌中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思考,如“题诗惊万里,折意一消魂”,既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也体现了他对于人生命运的感慨。

从艺术形式上来看,《过陵水县》这首诗采用了五言律诗的形式,这种形式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的特点,能够很好地表现诗人的情感表达。同时,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画面感,更加引人入胜。

从历史文化背景上看,《过陵水县》这首诗创作于宋朝时期,那时的中国社会正处于政治动荡、文化多元的时代背景下。诗人身处异地,面对不同的文化环境和生活方式,必然会产生深刻的感受和思考。因此,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和哲学思考的体现。

《过陵水县》这首诗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更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不仅展示了诗人敏锐的艺术感知和独特的审美追求,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面貌和人们的思想状态。因此,学习和欣赏这首诗不仅是对古典文学的了解,更是一次深入的文化体验和心灵的洗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