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丧偶倍难禁,为君啸复为君歌,粤岭路迢遥,相劝斫地王郎,珍重此磊落奇才,莫将儿女情怀,空涕泪兮八千余里。
话到封侯从未悔,有其夫必有其妇,燕山云黯淡,寄语伤神奉倩,濡染这淋漓大笔,好把英雄巾帼,力表章于五十三年。
挽陈兰彬夫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陈兰彬夫人”是一首清代的对联,作者是吴可读。这副对联不仅是文学创作的佳作,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作品:
作者背景:吴可读是甘肃皋兰人,字柳堂,他于道光三十年考中进士,并被任命为刑部主事。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畅,同治时还曾担任御史,因上疏请杀乌鲁木齐提督成禄而被罢官。这一经历使他深刻地体会到人情冷暖和命运无常。
作品原文:吴可读在《挽陈兰彬夫人》中表达了深沉的感慨。其中“老来丧偶倍难禁”,反映了他在晚年失去伴侣的痛苦和无奈。而“为君啸复为君歌”,则体现了他对亡妻深深的怀念和哀思,即使身处异地也难以抑制内心的悲痛和思念。
情感表达:这副对联不仅表达了吴可读个人的情感状态,还折射出那个时代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情感态度。通过描绘粤岭路迢遥、相劝斫地王郎等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亡妻生前的风采以及亡后留给家人的巨大影响。
哲理意味:“珍重此磊落奇才,莫将儿女情怀,空涕泪兮八千余里”,这句富有哲理的话,不仅赞颂了亡妻的才华与品德,更提醒人们在悲伤之余不应沉溺于儿女情长,而是应该以更为宽广的视野去看待人生的起伏和变迁。
《挽陈兰彬夫人》作为一副充满情感与哲思的对联作品,不仅展示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还传递了超越个人生死的深厚人文关怀。